在供应趋紧等因素影响下,近期铝价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CCMN现货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月20日,长江现货成交价格为18670元/吨~18710元/吨,上涨230元/吨;广东现货18640元/吨~18700元/吨,上涨210元/吨;华通报18720元/吨~18760元/吨,每吨上涨230元。受此影响,当日早盘有色铝领涨有色金属板块,天山铝业逼近涨停,神火股份、云铝股份、明泰铝业、中国铝业等涨幅靠前。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不应求是铝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近期云南第二轮限电减产落地,贵州企业减产产能恢复缓慢,电解铝供应增幅不及预期。其次,基建地产重振提升用铝需求及新能源领域中的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也带动铝行业需求。
(资料图)
供应趋紧
铝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与交通、建筑、电力、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包装等行业密切相关。铝不仅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工业金属原材料,更是高新技术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材料,是大宗商品领域里用途最广的有色金属。
2月20日,华西证券发布报告表示,在市场对云南因水电不足而减产的预期发酵逾两周之后,目前云南电解铝企业已正式接到减产相关文件,开始落地执行停槽减产。
根据SMM消息,此次云南省电解铝减产规模预计扩大至35%~42%左右,折合减产规模约67万吨~80万吨。2022年9月,云南因来水偏枯已执行一轮减产,规模达20%,且至今尚未恢复。两轮减产中受影响的电解铝产能,预计至云南丰水期来临之后才能重新逐步复产,我国电解铝供应再面临减量。
另外,据上海钢联统计,2022年9月至10月,云南电解铝合计减产约110万吨/年,相当于在当时运行产能518万吨/年的基础上减产21%。此次要求压减负荷量约为100万千瓦,按照13500千瓦时/吨的电耗来计算,理论影响产能约为74万吨/年。
记者注意到,除了短期停产带来的供应减少外,长期来看电解铝的供给端产能也逼近天花板。
2022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的预期目标。该方案要求,继续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研究差异化电解铝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将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要内容。
东吴证券表示,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开始于2017年。2018年颁布的《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逐步确立了电解铝行业的产能天花板。截至2023年1月,我国电解铝建成产能为4423万吨,未来增量有限;有效产能为4029万吨。
洪前进告诉记者,从库存来看,目前世界铝的库存量较低,2022年12月2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为46.67万吨,比年初减少一半(2022年1月5日为92.68万吨),而目前在美国、印度、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韧性向好的带动下,本就处于紧平衡状态的铝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需求回暖
铝产品被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以下游各类基建及房地产所需用铝占比最大。
洪前进向记者表示,铝行业的终端消费中,建筑用铝占比26%,为第一大用铝行业。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趋稳,利好铝加工下游需求。
同时,洪前进讲到,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用铝量的增加、汽车零部件用铝渗透率的提升、整车轻量化趋势化的推进以及汽车低碳熔铸件等也促进了铝的消费。另外,光伏装机量的提升也进一步增加光伏领域的用铝量。
在此背景下,随着减产落地需求回升,铝价出现明显提升。
华西证券分析称,云南第二轮限电减产落地,贵州减产产能恢复缓慢,在电力扰动增加之下,电解铝供应增幅不及预期。展望未来,电解铝迫近产能红线,电力问题或仍将影响供应节奏。需求端,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可期,需求边际转暖带来消费弹性。电解铝供需格局将改善,成本中枢有望下移,电解铝盈利有望迎来修复,铝配置价值提升。
洪前进表示,2022年以来,国内电解铝生产用电价格上涨明显,导致成本增加,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但随着国内铝冶炼企业逐步消化电价优惠政策取消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及使用新能源发电,成本上升势头会逐步放缓,将会传导到终端铝产品,因此铝行业的价格将会缓慢上升。
洪前进认为,根据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电解铝总量约束,类似的政策措施将利于调节铝价维持在合理区间,有助于铝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